“中国的生物医药国际化已全面迈向研发技术、产品服务、质量标准、法规监管、人才与管理等全价值链国际化的新阶段。”
3月10日,康希诺生物执行董事、首席商务官王靖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两会健康策”直播间,聚焦“生物医药出海”主题,与行业专家共话中国创新疫苗企业的全球化路径。
王靖以康希诺生物16年发展历程为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蜕变,并分享了公司通过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及国际化战略布局,助力中国疫苗走向世界的实践经验。
技术突破:全球首创成果频现
疫苗被视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出海的“先锋”之一。王靖介绍,全球80%左右的疫苗市场曾长期被跨国药企垄断。历经20年高速发展,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进入“高度竞争与创新并存”的新阶段。
康希诺生物作为中国创新疫苗代表,凭借全球领先的五大技术平台,研发出全球首款进入临床的重组新冠疫苗,并以“吸入式疫苗”实现“不打针”的接种革命,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此外,还有亚洲首款四价流脑结合疫苗、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首选疫苗之一的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VLP-Polio),以及近期获批临床的全球首款以组分百白破为核心的多联多价疫苗(DTcP-Hib-MCV4)等,这些成果印证了中国创新疫苗企业正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国际化战略:全价值链布局
康希诺生物的国际化战略基于“全价值链布局”。疫情期间,公司在巴基斯坦、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推动临床数据与产能“双本地化”。帮助他国实现疫苗自主生产,是中国企业责任与机遇的双赢。
康希诺生物始终定位为“根植于中国的全球疫苗供应者”,未来,公司将聚焦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需求,以创新疫苗解决未被满足的医疗痛点。
王靖强调,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正从“产品出海“向“生态出海”升级。我们不仅要打破垄断,更要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参与规则制定,用中国技术守护全人类健康。
政策赋能:产学研协同创新
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与政策支持为创新提供了沃土。王靖提到,国家在人才引进、资本扶持、法规接轨等方面持续发力,如科创板改革为企业早期研发注入资金活水;药监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加速了产品全球化进程。
此外,产学研深度融合打破技术转化壁垒,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产业化能力形成合力,推动中国疫苗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效落地。
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首创,从技术输出到生态共建,康希诺生物的成长轨迹映射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崛起之路。
在王靖看来,以创新为引擎、以国际化为路径,中国疫苗企业必将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迈向更高水平。这一征程,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